城乡融合过程中的教育问题

相关栏目:幼儿园

中国社会变化中的第二个教育问题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怎样在不给城市带来过多代价的同时,完成城市化的进程?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因此,在城乡融合背景下研究城市教育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城市能够承载多少农村劳动力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并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升学机会?这是中国政府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必需面对的教育问题。为此,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设立了《民工子女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其中一个子课题就是城市教育承载力的研究。

城市承载力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教育资源的分布及其承载力影响;(2)城市类型对教育承载力的影响;(3)城市市民社会心理对教育承载力的影响。

1.城市教育资源的承载力。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城市教育资源对承载力的约束逐渐下降,但是,城市校舍资源仍然是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从全国的情况看,近年来学龄人口明显下降,但是,城市校舍面积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剩余。按照人均校舍面积的规划标准,即小学8m2、初中10m2,的标准核算,则城市小学有富裕校舍的仅有13个地级城市,1个直辖市;城市初中有富裕校舍的有19个地级市,3个直辖市。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城市的校舍、专任教师资源大于西部城市;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有较多校舍、专任教师资源。

需要说明,以上对于城市资源的测算是以城市整体为单位进行测算的。如果深人到城市内部,可以进一步发现,即使城市整体具有剩余的教育资源,可能也不构成能够接受农村儿童人学的有效资源。城市在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空余了部分城市中心区的教育资源,但是,城市中心区域昂贵的生活成本决定了农村儿童不可能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于是,即使整体教育资源出现空余,农村儿童在进人城市后,也面临着与城市儿童在城市边缘地带争夺教育资源的可能。

2.城市类型对承载力的影响。

尽管城市教育资源对教育承载力的约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个城市是否能够并愿意为外来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受该城市的教育资源、产业结构和市民待遇的约束。综合以上三种约束,我们得出四种城市类型。第一种城市是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但是在产业结构和市民待遇方面对农民工的接受程度都不高,包括北京、上海;第二类城市,包括广州、杭州、沈阳、无锡,他们在产业结构和市民待遇方面对农民工的排斥没有第一类城市严厉,并且也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第三类城市包括乌鲁木齐、成都、郑州和石家庄,这些城市虽然从产业结构和接受意愿上对农民工并不排斥,但是其教育资源的承载力不强;第四种城市则是在这几方面都不存在约束,对农民工有较高的接纳程度,并且也有一定的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包括义乌和顺德两个城市。

城市类型是对城市教育承载力的制度约束的综合。它反映了在城乡融合,建立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过程中,现有制度体系对这种流动的限制。一个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一直实行城乡分开的户籍制度,这种制度固化的结果,就是影响农村儿童随父母迁移到城市后,接受教育的便利性。在降低劳动力迁移和流动成本的过程中,城市的地位和产业特征都会对这个过程产生影响。如果要降低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社会稳定的冲击,根据不同的城市特征,制定不同的接受农村迁移儿童人学的战略可能是理性的制度安排。

上一篇: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教育问题
下一篇:如何应对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烦恼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依依儿分享 时间: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