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并非天性 分享来自后天

相关栏目:早教

当一群宝宝们在一起玩时,争抢玩具的情景实在太令人熟悉了。事实上,这几乎是很多宝宝都会有的一段经历。如何纠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爸爸妈妈如何看待、如何引导、如何从平常的生活点滴当中,灌输给宝宝客观的理念,并建立行为意识。

以自我为中心-分析行为背后的缘由

首先,父母需要了解在宝宝幼小的心灵里,也会萌生出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性格,这几乎是一种天性使然。宝宝会本能得渴望获得大家的爱护,那些谦让的品德,未必来自于先天。

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通常在宝宝无意识间发生,做出一系列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能举动,包括争抢玩具。有些家长将此理解为孩子自私的原因,其实并不尽然。更深一步说,如果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自私,并在此定义之下教育孩子,其效果未必很理想。因为,在宝宝的概念当中,“分享”这个词绝非与生俱来。

那么,针对于宝宝“抢”玩具这件事,父母该抱持怎样的态度、采取哪些措施呢?

以身作则,传授分享理念

父母通过实际的言行,更多是行动,向宝宝灌输,并引导他们理解分享的概念,让小家伙对此形成意识:分享是什么。与此同时,父母应营造分享而产生的愉悦感,让宝宝从中感受到快乐,这一点非常关键。渐渐的,宝宝会试着挑战自我,这是培养能力的必要环节。

从家里开始培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外面表现的如何很重要,至于在家里面就无所谓了。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孩子对习惯的养成不分地点,如果在家、在最亲的人面前他们都如此“蛮横”,那么在旁人面前,如何指望一个幼小的孩子极好得调节自我情绪和行为举止呢?

所以,从在家开始,培养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这会慢慢渗透进他们幼小的思维,影响着他们与别的小朋友的相处方式。

避免过分呵护

小朋友们都会为玩玩具而争执和吵闹,如果父母过分护短,极可能将孩童间的小吵小闹上升到双方家长的矛盾层面。这对孩子不但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反而会导致尴尬。

爸爸妈妈为何不想一想:鼓励宝宝面对并解决争夺玩具这件事本身,也是培养孩子发展人际关系的一个契机。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父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且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让孩子形成一种意识,即: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抢,凡事应该学会商量,学习尊重其他小朋友。事实上,这是鼓励孩子培养换位思考、建立并遵守规则的一词机会。

上一篇:挫折教育 让宝宝在跌倒中前行
下一篇:这些脑残育儿经 你还在用吗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六九分享 时间: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