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一大原则:开始即结束

相关栏目:早教

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小女孩被问到开学第一天感觉怎么样。她回答:“很好,除了一位女士不停地插话。”大一点儿的学生也常常表达出这种看法。

一个高中女孩说:“在最近一次班级郊游中,老师的解说毁坏了景色。他不停地告诉我们山的准确高度和山谷的确切深度。他热情洋溢地讲着当地的降水量,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我们思考每一块岩石是怎么形成的。他用自己的学识把如诗一般的美景都破坏了。”

很多老师都相信训话的力量。然而最终,深奥的解释教育不了孩子。正如索尔·贝洛说的那样:“有知识的人已经变成了一种爱解释的生物。父亲对孩子,妻子对丈夫……专家对门外汉……医生对患者,人对自己的灵魂,都在解释……对大部分人来说,通常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现代的很多孩子,是在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各种错误理解中被养大的,在吃妈妈母乳的同时,还被喂进了很多解释。从婴儿早期开始,他们就接受了太多的“分析”;他们的个性被侵犯,动机被质疑,行为被解释。这样的孩子对饶舌的老师会过敏。

一个孩子怎样才能与学校的复杂要求达成妥协呢?绝不是靠理性的规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从来不是没有情感色彩的。无论何时,如果一位老师忽视情感,而求助于长长的逻辑解释,学习过程就会在磕磕绊绊中停下来。

建议啰唆唠叨的老师掌握一个原则:“要像记者写文章那样说话——标题、主要观点、具体细节。要尽量简洁。不要被认为是一个出口千言的人。要尽量做到。开始即结束。”

上一篇:教师教学注意事项之小结
下一篇:师生关系必备品:言行一致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七姨分享 时间: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