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究竟是为了谁

相关栏目:早教

你是为了谁而保持良好修养的?

没有人要求刚生下来的婴儿就要有良好的修养吧?孩子从会动开始,就一点儿一点儿地形成修养。这最初纯粹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生命。然而,随着孩子越来越活跃,对其是否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的不安以及想让孩子成为“好孩子”的愿望和压力,都会令父母烦恼不已。所以不知从何时开始,教养的目的成了父母把现在的孩子改造成自己心理描绘的“好孩子”。

本应是“为了孩子”而开始的教养,变成了“为了父母”的教养。而且,父母为了把孩子套在模糊不清的“好孩子”标准上,认定“指出他们不会做的,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就是“培养修养”。

这样下去,这种毫无计划性的教养似乎把孩子“会”的能力封住了。这里我们再回到初衷,从教养是“为了孩子”这个视角来重新审视一下。

让我们把教养定位到支持孩子幸福自立的手段上。教养的目标是“孩子能掌握‘为了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愉快生活的基本习惯及礼仪”’,为了让孩子能掌握这样的习惯和礼仪而去支持他,这就是“教养”。

掌握了“爱”、“责任”、“助人为乐”这3个价值观的孩子,自然能够学会珍视自己,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以及与周围构筑和谐的关系。所以,父母不用那么努力地去教育孩子也可以,在一旁关注着就可以了。

转到支持的角色后,原本眼里只有孩子的父母就有更广阔的视野,于是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支持孩子的事情也多起来。比如,如果这个母亲想到“与孩子们一起做家务,一起睡觉”的话,也许就能每天愉快地入睡了。父母心情愉快地生活,并为此保持良好的环境,这本身就会变成让孩子学习“为了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愉快生活的基本习惯及礼仪”的最好的支持。

相关阅读:

上一篇: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下一篇:让害羞的小孩变阳光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期思分享 时间: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