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早教
音乐与聪明,初听上去感觉象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词汇。其实,音乐教育和智力开发两者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有助智力开发
音乐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收看儿童节目时跟着唱唱跳跳,参加形体、舞蹈训练,还有就是学会一种乐器。对儿童从小注意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更可以锻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毅力。
这里只说说目前最受家长青睐的儿童乐器学习,它就是一种开发智力的积极而又有效的一种手段。因为学习乐器要求孩子眼睛、脑、手共同协作,其中手的动作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手指的运动不仅能使小肌肉动作发展更协调、更灵敏,而且对脑细胞的神经发育也有促进作用,尤其可以激活、促进右脑的功能开发。
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有一个学生,初来我这儿学琴时,看上去与其他学生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略显瘦小、单薄了些,语言表达稍显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个孩子总是坐不正或站不稳,手指的协调性差,为此没少挨我的批评。后来,他母亲私底下和我做了一次坦诚的交流,我才知道了这个孩子的真实情况。
这个孩子生后六个月被诊断为脑性瘫痪(俗称脑瘫儿)。脑性瘫痪是指发生在围产期时,由于受到某种损伤,婴儿发生了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家长让他学琴的真实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学习来锻炼孩子的协调性,使康复锻炼显得不那么单调、乏味;同时也让他能学一种乐器,充实课余生活。我了解情况后内疚不已,也深受感动。与此同时,我也立即调整了对他的教育方法。
脑瘫儿有很多种,这个孩子是在听觉和运动方面发展迟缓。针对这两方面的缺陷,我建议他学习电子琴。因为电子琴的节奏丰富,具有多种音色、触键不需要太用力、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化,相对容易掌握。在选曲方面,我先选择一些简单、节奏相对规整的作品,用最基本的节奏——进行曲节奏进行演绎。等他熟练掌握后,再让他根据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自己选择适当、好听的音色,最后选择一些相对变化的节奏来完成这首乐曲。这样一来,一首乐曲就有好几种不同的演绎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不同节奏、音色所带来的不同“美”感。这样的学习既锻炼了他的协调性,又使他学得主动,自信心、自制力大大提高,。
现在,这个小学三年级还要老师喂饭的孩子,已经就读于某区重点中学的预备班,成绩名列前茅,担任副班长,今年还顺利地通过了上海市音乐家协会电子琴等级九级考核。我的学生中类似的孩子还有不少,看到他们的成长、进步,我不得不折服于音乐教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人人都能因音乐变聪明吗
那么,是不是所有学乐器或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都能从小获益呢?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因为音乐教育类型和乐器的选择正确与否,对孩子们未来的影响举足轻重。
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们学乐器,只是为了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或不想落于人后,因而大多数比较盲目。家长一味按照自己的意图为孩子们选择乐器,其实是大错特错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也有着各自的喜好……如果忽略了这些前提条件,而跟风似地要求孩子学某种乐器,其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到头来一场空。
无论学什么乐器,都要从孩子的自身条件出发。有些孩子从小节奏感好、听觉敏锐、音准概念佳,那他就可尝试学习一些乐器,如小提琴、二胡、古筝、月琴、柳琴等。这些乐器对孩子自身的要求相对较高,听力不好、音准概念较差的孩子会学得比较累,因为他们听不出自己弹(拉)奏出来的声音到底对不对、好听不好听,只是一味模仿老师的手位。如果父母也不懂,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弱,成就感会越来越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增加,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半途而废。
大众青睐的键盘乐器
对于现在绝大多数四至六岁的孩子来说,键盘乐器是他们和家长的首选。因为现在键盘乐器相对比较普及,家长和孩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高。再加上键盘乐器的音较为固定,对培养学生的音准概念也是非常有利的。
键盘乐器除了众所周知的钢琴外,还有电子琴和手风琴。对于四五岁的儿童,我比较推荐电子琴。因为电子琴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一点,对心存疑虑、不知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音乐的家长,可能非常关键)、体积小、音色多样、节奏丰富,非常适合这些顽皮好动、喜欢新鲜、兴趣多变而手指力量较弱的孩子。钢琴是一种古典乐器,相比之下显得沉稳单调些。而且体积大,价格也昂贵许多,对于孩子的手指力度要求也相对高。
无论选择何种音乐学习方式,在学习之前家长都应该找专业老师进行探讨和研究,把孩子的个性、自己的想法与老师进行充分交流。尤其是如果要想通过音乐教育来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家长若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音乐教育方法,就可以让孩子学得快乐而有自信。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期思分享 时间: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