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卑超越心灵的贫困

相关栏目:育儿

超越人生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自我成长苦乐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对心灵的和精神的贫困的超越。超越心灵和精神的贫困,首先是认识心灵和精神的贫困。一个人的心灵和精神的贫困,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则是自我卑微的心理情绪和心灵意向。

生活最低的地方也有通往最高处的道路日本学者河野守恒说过:个人的心理的健康是最重要的,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并非神仙,而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最不健康的一种心灵状态和精神形式就是自我卑微。自我卑微与偏见一样,都直接地来源于不知。不知他人和世界,形成了生活的偏见,而生活的偏见,制造了狂妄自大;不知自我的(生命、意志,情感、心灵、精神和人格独立性与存在的超越性力量的)偏见,却孕育起了人生的自卑自怜。因而,在人类生活中只要还存在着无知,就会有贫困和争斗;在现代社会里,只要还存在着对自卑的无知,就会有自卑的人。

自卑是自己在主观上强加给自己的一种判断。自卑是自视卑微,自视卑贱,自视不如人,低人一等。自卑更是自我贬抑,自己认定自己无能无望。自卑是自甘贫困,自甘落后,自甘受人操纵和奴役。自卑是自己把自己推向生活的黑暗深渊,甘心让自己用极度残忍的消极方法来虐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自卑的人,往往把环境、条件以及先天性的个体差异过分她夸张,使之变成扼杀自己的一种无形力量。因此,反叛自卑、消灭自卑的惟一有效方法是重新认识自我:每个人天生都是平等的,人生的贫富,生活的失败与成功的决定性力量不是生活环境、条件和个体性差异,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确认方式、程度。哪怕是环境特别艰苦,条件非常差,自身素质、能力十分的不如人.但只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对自己有信心,积极生活,努力改变自己,一切都将变化。记住哲人卡莱尔的话:“在最低的地方也有通往最高处的道路。”

具有自我卑微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取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时时处处都以一种不可能的态度和眼光来打量对象,来判断事物,来断定自己的生活与行动。其实,这种心灵态度和精神取向,都是人自我主观想象和假定的结果。就事实而言,任何事,对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诞生在同一个宇宙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龙活虎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权利与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我们运不运用或善不善于运用自己身上的这种平等的权利和力量。

自卑是产生害怕和畏惧的心理根源。要消除恐惧心理,首先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凡事要充满自信。做到这一点,须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用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就容易产生自卑,产生畏缩的人格心理;反之,以自己的长处比人家的短处,并努力把自己的短处变成长处,你自然满怀自信。

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潜力。要记住,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别人未做的或做不到的,自己也能做到。时时以此激励自己,所有的恐惧感都与你无缘,你必将是个实在、快乐、成功、幸福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乔治·刘易斯认为:只有行动才能治疗忧虑。因为一切形式的忧虑都是自设的一种心理疾病。忧虑病产生的根源是自卑。由于自卑感的产生,你对周围的一切倍感在意,对自己的言行,能力予以不自信的评价,这样,忧虑症缠上了你。

一旦我们缺乏自信,一旦我们失去对思想和情感的控制,忧虑总要乘虚而人,主宰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对事的客观看待。

忧虑是一种心灵的蒙蔽,是一种认知、思想、判断、情感的歧途。忧虑本质上是无中生有,主要体现为对自己毫无影响的事情而忧心忡忡,如在意别人是否又在谈论自己;另一种是对影响我们的事情而心怀不安;再有一种是对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或变故寝食难安。

无论哪种情况引起的忧虑,都是无济于事,无补于人的。对忧虑者而言,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不会发生的,即使发生了,为此突然担忧也没有任何作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认识是增强自信的有效方式,克服忧虑的根本途径是重新寻回自信,重新确立生活的支撑点,客观地评价,判断自己和生活。在此基础上,热心地投入该做的工作中去,用工作、劳动来排除忧虑。同时,不要忘了尽可能多地与人交往、交流,不要让自己孤独,更不要让自己在一边胡思乱想,走进人群是消除忧虑的好办法。最后一定是要有意识地培养读书的习惯,多读一些励志方面的书籍,书籍能帮你彻底走出忧虑的陷阱,书籍更能帮助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勇敢地生活和行动。

上一篇:学会自我暗示,通往成功的关键一步
下一篇:思想是意志的源泉,亦是舵手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一拜灵器分享 时间: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