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人团圆!不可忽视宝宝营养的关键一环

相关栏目:幼教

传统意义上的中秋佳节,不仅是一段唯美的“嫦娥奔月”传说,更是一个阖家团圆的美好日子。如果远方的游子只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么,或多或少地都会在心中留下些许遗憾。圆满并不是生来就有,是需要人为的不懈努力。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来说,家长不仅要保证日常的饮食均衡,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忽视宝宝营养补充的关键一环--维生素A。

月有“阴晴圆缺”:补充维生素A需根据国情

国外发达国家并不缺A!--在生活中,有些妈妈了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不补充维生素A,于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的宝宝也不用补充。然而,妈妈们忽略掉的是,欧美人和亚洲人的生长环境、膳食结构、经济水平、体质上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欧美国家维生素A的缺乏并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需针对整体人群进行预防性补充。

国内必须补A!--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维生素A缺乏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预防干预,维生素A的临床缺乏率已有所下降,像干眼症、夜盲症等疾病已不多见,可是亚临床缺乏情况一直存在,且缺乏率持续居高不下。尤其是我国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仍然不容乐观,一些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常见问题仍然存在,如免疫功能差(腹泻、感冒问题频发)、缺铁性贫血等等,十分容易被妈妈们单纯的认为是由病毒、着凉或铁摄入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从而忽视维生素A的补充。因此,我国提倡每日小剂量地额外补充,这种补充方法不但安全,而且能有效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降低因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给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

事分“是非曲直”:维生素A需被正确对待

只食补不可取!--在宝宝添加辅食后,有些妈妈认为饮食种类丰富,宝宝便可以摄取到充足均衡的营养了。然而,妈妈们不知道的是,日常饮食中的维生素A来源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动物性食物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而肝脏属于身体的解毒器官,有重金属含量高的风险,不建议给宝宝频繁食用,而且肝脏的味道宝宝也很难接受。另一方面是植物性食物来源,虽然胡萝卜等深色蔬菜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但是需要被机体吸收且在体内转化后才能发挥维生素A的作用,并且由于受到膳食、烹饪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转化率极低(约1/12-1/24之间)。因此,单纯依靠食补无法满足宝宝日常维生素A的需求量,往往需要额外补充。

中毒相差甚远!--有些妈妈担心每天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会过量,其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关于维生素A的安全剂量问题,《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和《儿科学》有明确说明--一次补充大于30万IU会导致急性中毒;而每天摄入5-10万IU,连续服用六个月以上,才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相当于一次性口服数百粒伊可新或连续半年每天服用数十粒,而这两种情况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维生素AD制剂不是治疗性药品,仅仅是一种预防性药物,目的是预防佝偻病和维生素A缺乏症,在安全性方面非常之高,而且维生素A的每日补充量与中毒剂量相距甚远。家长们可以放心给宝宝服用,根本不用担心补充维生素A过量或中毒的问题。

终能“花好月圆”:AD同补才能营养全面均衡

AD乃黄金搭档!--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抵抗力提升十分关键,还对促进长骨发育、维持牙齿发育、维护视觉发育、预防缺铁性贫血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对于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十分关键,如缺乏会导致不可逆的骨骼变形(如肋缘外翻、鸡胸、下肢呈X型或O型腿等),其对于免疫系统增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维生素AD同时补充,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来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可谓事半功倍。

解析科学补充法则!--维生素A缺乏问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而维生素D缺乏则是全球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岁以下儿童每日应额外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吸收,预防佝偻病等骨骼疾病的发生。《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防治方案》、《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明确建议:新生儿出生15天起应每天补充维生素AD,推荐每日口服维生素A1500IU-2000IU,维生素D400IU-800IU。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多为维生素AD制剂,几乎很难看到单独的维生素A或D补充剂。而在维生素AD制剂中,最为妈妈们所熟知的当属伊可新了。宝宝出生时,医生都会建议从出生15天开始每天1粒伊可新,并且坚持到3岁。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祝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圆满,希望每个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上一篇:中秋大餐来袭,如何让孩子放心吃?
下一篇:给宝宝吃太多荤腥,其实并不好!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四流分享 时间: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