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关栏目:新生儿 相关内容: 发育 生长发育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他们虽然一般是按照这些规律不断发育成长,但由于受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以致各人之间往往差别很大。特别是三岁以前的婴幼儿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极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较速,但又易受疾病等原因的干扰、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现在我们重点谈谈三岁以内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1.体重的增长:这是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标志。正常新生儿在刚出生时的体重是6一7市斤(以下均按市斤计),以后的增长规律,一般是头半年内平均每月应该增长一斤二两左右,到五至六个月时体重一般为12斤,大约是刚出生时体重的两倍;下半岁内平均每月增长一斤左右,到一周岁时约为18市斤,是出生体重的三倍;两岁以后大约每年增长四斤,两周岁时的体重为24斤,是出生体重的四倍;三周岁时体重约为27斤,是出生体重的四倍半左右。

总的看来,孩子体重增加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

2.身高的增长:小儿身高增长的速度,也是在出生后头半年内增长最快,平均每月增长2.5厘米,后半岁内平均每月增长1.2厘米;一周岁至三周岁这两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0厘米。小儿出生时的身高一般是50厘米,到一周岁时约为75厘米;二岁时约为85厘米,三岁时约为95厘米。

3.头部的发育:婴儿的头颅骨未完全生长好,比较软。

小儿

在头顶前部有一个棱形的、柔软而跳动的地方,叫做“自门”。正常婴儿的自门在一岁半以前应该生长闭合,如果自门闭合过早或过迟,就要查究原因。

4.牙齿的发育:乳牙的出现有迟早不同。第一只乳牙的出现一般早在四个月,迟至十个月,这都是正常现象。乳牙生出过迟,常见于软骨病和克汀病(甲状腺机能不足所致)。

正常婴儿的“出牙”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在半岁左右先出两只“下门牙”,一周岁前后再出四只“上门牙”和另两只“下门牙”。总之,婴儿在六个月左右开始出牙,一周岁时有六只牙,一岁半时有十二只牙,一岁半以后,出牙就稍慢一些。

到两周岁时有十六只牙,两岁半时,二十只乳牙就出齐了。

5.智力语言和动作的发育,也有一定的规律。智力从幼稚无知,到逐渐“懂得”多点东西,动作由简单到复杂,都要通过婴幼儿在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能达到“标准”水平的,有些因素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例如:

(1)母亲的健康状况:新生儿出自母体,在胎儿期或哺乳期,母亲的体质、生活和工作条件,怀孕胎次,孕期长短,孕期适当的营养以及孕期是否患病等等,都可影响婴儿的体格和体质。

(2)孩子的疾病也会影响发育,尤其是长期患消耗性(慢性)疾病(如结核病、肠寄生虫病、贫血等)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畸型(如兔唇、9裂)等,对发育的影响也很大。

(3)生活环境:日光、空气、温度、护理、教养、生活制度、锻炼和游戏等,都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据统计,一年四季和气候变化与小儿的发育速度也有关系。一般秋季“长体重”较好,肥胖些;春季“长身高”比较快。

(4)营养:小儿时期,在饮食中宜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的合理分配,对促进小儿体格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但是也不能过分娇生惯养,以免养成偏食习惯,或者过分片面强调营养因素。

(5)遗传:遗传与小儿的发育也有一定的关系。父母的体格、体质对小儿的体格、体质也有所影响。

上一篇: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
下一篇:婴幼儿智力和动作发育的规律

扩展阅读: 怀孕 孕期 胎儿 出生体重 兔唇 偏食 护理 新生儿 智力 哺乳期 先天 婴幼儿 心脏病 哺乳 维生素 幼儿 娇生惯养 自门 贫血 婴儿 肥胖 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乳牙 语言 偏食习惯 身高 体重 婴幼 小儿 牙齿 生儿 生长发育 遗传

来源:宝妈分享 时间: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