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的关于异性交往的对话

相关栏目:性教育

女儿虽只有13岁,站起来却比我高。母女俩平日说话做事,旁人怎么看都更像姐妹。知道我在青春热线当主持,她对我说,本来很想打电话,知道就你这样的人在那里呀,我再也不相信了

女儿看《少女杂志》,翻到我的文章就连翻几张,不屑一顾。她以为自己长大了,以为自己已自立,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有回,《少女杂志》转给我几封信,她嘴里说着,给你写信的人是傻瓜。但是,却又急急地催着我给她们回信。说不要让她们失望。

我因为太平等、太随和而在她眼中几乎没有威信。但是,我也因此得到了或许是其他母亲没有得到的信任。

一次,我提出看她的日记本,她随手一扔,拿去吧。其中,有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次关于异性交往的谈话是从这封信开始,所以我把它抄录出来。

信的风波

课正上到一半,老师突然看到了桌边的一封土黄色的信,于是板起了脸,叫我们班的中队长出去。才过了几分钟,便听见了老师的批评声,中队长哭着坐回到了位子上,同学们被接二连三地叫了出去,其中还有几个中队委员。风波越来越大,我的心直跳,真不知什么时候叫到我。

看着被叫出去的同学一个个难过的脸,我更怕了。

终于,老师走了进来,把信一扔,以从没有过的严肃态度说:“这种信我见的多了,是谁写的,下课坦白。我知道是谁的笔迹,我只是看看你们的态度,不然,明天让你退学!”

这时,这才知道老师手中的是封情书。有些同学有意编造各种谣言,这事在咱们班是常有的,但这次却被老师发现了。

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因为我也出于有趣,写过这玩意儿,只不过不是信,是纸条。所以当老师点名时,我的心都跳出来了。

老师沉默了。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我们,只要看一眼,你就会害怕。她的目光从严厉转为鼓励,最后变成了失望。

“这么小的年纪,变成这种样子,真不知将来会怎样。”

老师快步走出教室,拉上门,去办公室了。教室里静得出奇。这场风波牵涉到大部分同学,同学们在默默地思索,是忏悔、是失落?

读完了她的日记,我好一阵思索。她们班上的同学对于男女之间的交往,表现出了太多的关注、好奇,又太随意,漫不经心。

社会的“性冲击波”是使少男少女们早熟的一个原因。青春期的少女们究竟怎样理解“友情”、“友谊”甚至“爱情”呢?我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与女儿好好地谈谈。

秋夜,星光灿烂,风儿轻拂,正是谈话的好时机。夜晚,我与女儿并坐在院子里堆着的木条上,蔷薇花爬满一面墙,探头探脑地倾听我们的聊天。

“对你们班上的情书现象,你怎么看待?”我问。她愉快地说:“她们么,挺有趣的。你还不知道呢,我班的刘嘉上体育课时,撩起一脚踢在男同学的屁股上。上课的时候,还把脚搁在邻座一位男生的腿上。她有三位男朋友,并把他们编为‘1号’、‘2号’、‘3号’选手。”

她快活地眨着眼睛说:“不要太有劲噢,刘嘉穿着长裙,还穿着袒着胸的衣服,扭扭摆摆,就像个大小姐。她真胆大,真够味。”

“老师与她父母亲怎么教育她呢?”

“老师不会知情,她父母更不知道,反正同学们都知道。那些情书与谣言也与她有关。”

我说:“刘嘉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会在同学中造成不好的影响a在你们这样的年龄,男女生交往过于密切,或者过于随便是不妥当的。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青春的冲动一旦冲垮求知的欲望,浪费了读书的好时光,对你终身的发展会带来阴影。因为你们实在太年轻,太容易受挫折,太容易受伤害。”

“你有要好的男朋友吗?”我问。

“哼,我才不理他们呢,我班的男生全是傻蛋、蠢骡、白痴。王丽敏与我早商量好了,我们俩将来做老处女。”

“你崇拜什么人,比如说,是哪位歌星、影星。”

“得了,老妈,我才不呢,要说啊,最崇拜的是我自己。”

“平日瞧你不是挺喜欢小虎队吗!他们的照片、磁带、歌曲,你收集了不知多少。上回小虎队的告别演出,你自己说,录像看了有几遍。还硬拉着我们看,把我们作幌子对吗!以为我不知道!”

她笑了。提起小虎队,她就开心,脸也红了,把手放在我的膝盖摇来摇去:“妈,瞧你,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欣赏不是崇拜。”

“是啊,有你欣赏的就好,我以为老处女是冷冰冰的呢。”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对异性敏感。在异性交往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表现的随意,无所顾忌。因为他们的情感还未成熟,只是有些朦朦胧胧。对于像刘嘉这样的“放浪”行为,家长与老师应该给予意识与行为上的矫治,即告诉她们感情是美好的,异性交往也是正常的,但是应该是严肃的、认真的,而不是游戏式的。在这种“异性交往”中,采取主动的往往是少女,少女们心理生理较之同龄男孩都更早熟。13岁的少女已经亭亭玉立。而许多13岁的男孩,还像一个小松鼠似的,又小又矮,“不谙风情”。关于“早恋”、“交友”的热线电话,大多是少女们打来的。

对于这种情况,斥责、教训是没有用的,只能疏导、指点,使其转移,使感情与友谊健康发展。男女生之间的那种互送礼物的喜悦,互相观望的兴奋,那被人注意的优越感觉,以及在心中悄悄地对某一异性同学怀有的好感,这些甜蜜的小秘密,往往是伴随她们成长的催生剂。家长们不必视为洪水猛兽而谈虎色变,“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们只要注意她们的动向,不要使之误入歧途就是。

少女少男期还有一种容易出现的情形,就是如我女儿似的回避、排斥、拒绝异性同学。

其实这也是对异性感兴趣的另一种表现。是以排斥的态度强调她(他)们对此问题的关注。我去开家长会时,看见好多课桌上都有一条线、把课桌一分为二。这边刻着“小妞线”三字。那边刻着“王八线”。大概一边是男生,一边女生吧。这“王八线”三字令人回味无穷。是男生自己刻的,还是女生自己刻的,又为什么那么心甘情愿?想象着小妞们如何“正襟危坐”,而偷眼瞧人,“王八”们怎样在旁招招惹惹,让人讨厌,这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也想说:“青春正好”。那天,这意外发现的“课桌文学”使我家长会也没开好。

话说回来,如果这种排斥异性的心理习惯不加以正确引导,也许会成为他们长大后的交友障碍。

“你想交什么样的男友呢?”我这样问女儿。

“没有想过,但是我长大后,想要一个试管要儿。”

这让我很吃惊。她的脑袋瓜里,想得那么远,而对男同学又那么排斥。是什么原因呢?我很想知道。

“男女学生交往是很正常的,刘嘉是过分了些,但是男同学也未必个个都讨厌的,和男同学一起玩,其实是很有趣的。”

“我只和他们玩,不和他们好。他们太讨厌。”

我想,只要能相容就好。本来就不想干涉她去交男友的事。自言自语地,我自个儿在嘀咕,现在的孩子太早熟……她马上接口说:“早吗?我8岁就早熟,夜里,总把白天电视里漂亮的男人做进我的梦里。”

我撑不住了,笑个没完。毕竟,她还是个孩子。作为母亲,女儿的成长确实让我担忧。但是,此番谈话,收获着实不小:我了解了她的真实想法。除了保护与引导,我还将努力地去理解她们。当然,约束她们总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约束,约束到如何程度,这是令我们迷惘与困惑的问题。

要取得孩子的信任,才能真正地保护与引导她,她能信任我吗?我没有自信。

“如果你有男友,能够告诉我,让我分享你的快乐吗?”

她歪着头,托着腮,眨着眼睛想了想,然后才说:“不该说时我自然不会说,我该有我的秘密。”

“但是,请你记住,当你需要帮助时,无论在什么时候,我永远是你最可信任的朋友。”

她有些感动,微微地点点头。

我是一位母亲,能想象所有的母亲的烦恼:家有儿女初长成,怎样地令你胆战心惊。难以预料她们丰富的想象力与抑制不住的青春活力,什么时候给你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当你有一天,忽然发现她已经长得和你一般高,当你发现她一天比一天美妙,背着牛仔包,套着耳机,足登“狼牌”,嘴里哼着小虎队的歌,那已经不单是烦恼。那时会从心中涌出无限感慨:“青春真好。”

我们红颜消尽,以换得她们好年华。这么说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不创造生命,我们依然会红烛燃尽。而我们创造生命,将会使我们永生。

我们有美好的心愿,希望他们过得比我们好。我们有一份天然的爱心,也有一份天然的“私心”。凡事总想让他们顺我们的心,让他们又乖又听话,又聪明,又能干。而他们总想逃脱我们的视觉,脱离我们的管辖,寻一块他们独立的空间,在那里自由自在。他们说,我们已经长大。他们用自己年轻的创造力,想脱离原有的轨迹。我们用自己的经验,想给他们以忠告。各自都想称自己的心,冲突因此而生。

但是,如果能互相理解,相距适当,创造力加上经验的参考,那么,人们都能更添许多聪明,而少一些烦恼。

上一篇:给6岁以后的孩子补补性心理课
下一篇:如何引导对性的言行特别关心的孩子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齐舞分享 时间: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