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的家庭护理

相关栏目:哺乳期 相关内容: 护理 贫血 小儿

贫血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一般以缺铁性贫血比较多见。贫血的小儿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生长发育减慢,抗病能力差。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膳食中铁摄取的不足。在城市家庭喂养中,婴幼儿一般以乳类及面食为主,这些食物中的含铁量比较低,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另外,小儿长期食欲不好、偏食、挑食也是造成缺铁的原因。

▲生长发育快。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较快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迫切,对铁的需求量也比较多,尤其是超重小儿,如果不及时予以补充,就容易发生贫血。

▲吸收不良。有的小儿脾胃吸收功能差,大便次数多或者患有长期慢性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或者食物搭配不合理,这些都可以降低铁的吸收率。菠菜中含铁量很高,有人认为多吃菠菜可以防治贫血,但菠菜中含有草酸,这种物质一旦与铁结合便生成一种沉淀物,使铁不能被人体所利用,因而也就失去了防治贫血的作用。

贫血的临床表现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病因、程度轻重、发生急慢和年龄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论,急性贫血如急性失血或溶血,虽贫血程度较轻,亦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休克。而慢性贫血,早期由于机体各器官的代偿功能较好,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当代偿不全时才逐渐出现症状。小儿对慢性贫血的耐受性一般较成人为大,个别慢性贫血患儿,在重度贫血时仍可走路上楼。

小儿贫血

◆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为突出表现。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使皮肤(面、耳轮、手掌等)、黏膜(睑结膜、口腔黏膜)及甲床呈苍白色。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易被误诊为合并轻度黄疸;相反,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造血器官反应

婴儿期由于造血器官的功能尚未稳定,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往往骨髓外造血器官和组织呈增生性反应,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末梢血液中可出现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各系统症状

①循环和呼吸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症状是互相联系的,贫血时,由于组织缺氧,可出现一系列代偿功能改变,如通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来达到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活动后更明显)。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出现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等。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③神经系统。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易激动等,脑组织严重缺氧可出现昏厥。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降低程度的不同,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种。

小儿贫血的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这是治疗贫血的关键但尚有某些贫血的病因尚未充分明了,对此,应积极加以研究,明确病因,予以去除。

★一般疗法。适当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饮食疗法,饮食的质和量应取决于小儿的年龄和病情。

★药物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输血疗法。重度贫血或因贫血而引起心功能不全,输血是抢救措施。

★并发症处理。婴幼儿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紊乱等,在处理时宜结合具体情况,仔细分析观察,并及时给予对症和针对病因的治疗。

小儿贫血的预防措施

对孕母的卫生指导,小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早期预防和治疗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早产儿及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补充;对疾病恢复期的患儿注意营养素的供给等。

上一篇:小儿麻痹症的家庭护理
下一篇:小儿佝偻病的家庭护理

扩展阅读: 胎儿 早产 偏食 喂养 护理 挑食 大便 发育迟缓 营养不良 双胎 早产儿 婴幼儿 菠菜 幼儿 婴儿期 贫血 婴儿 黄疸 便秘 腹泻 昏厥 头痛 超重 发育 缺铁性贫血 小儿贫血 休克 增高 婴幼 小儿 心力衰竭 心脏扩大 恶心 注意力不集中 消化酶 溶血 生长发育 疲劳 眼前有黑点 肠蠕动

来源:宝妈分享 时间: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