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生病后的用药问题

相关栏目:宝宝健康

人难免会生病,如今我们生病了首先都会选择吃药,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在给药的途径中存在很多的误会。如:人们现在不喜欢口服给药,也不喜欢肌肉注射,而喜欢静脉给药。家长这么想,当孩子一发烧,家长就会要求医生给输液、吊瓶,自认为这种方法来的比较快,是效果比较好的。事实上,不是这样的,静脉给药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产生的副作用是远比口服给药大得多,严重得多。一旦孩子在输液后遇到了不良反应或中毒,后果不堪设想的,很有可能会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因此,在给药的方法上我们倡导:能口服的就不打针、不输液。然而,像这种给药的不合理性,连我们的医务人员也认识不清。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当然,口服给药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过去宣传“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个观点现在就有所改变了。有些“良药”味道太苦,孩子还没有吃进去就吐得满身。因此,现在许多儿童用药开始重视口感,如香蕉味的、橘子味的药都有;过去给孩子喂药是捏着鼻子往下灌。当初我们在学校里还学过一套灌药的办法,就是让勺子不离开嘴角,一旦吐出来了再灌进去。现在,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种强迫性的喂药方法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大部分的家长没有想到在给孩子喂药前自己尝一尝的,所以给孩子喂药还是比较让人头疼的。我们要始终牢记一点: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影,我们在给孩子用药时要注意孩子的生理解剖特点:第一:小孩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一般都比成人要快,所以小儿需要的药量就与成人大不一样。经常有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医生让7.5毫升分3次吃。家长回家一看药品说明书上写的是2—5岁吃5毫升,一天吃两次。家长会纳闷为什么会不一样?所以,医生最好在看完病后开药的时候告诉家长:这个说明书上是按年龄组分段的,而我们是按体重分的;说明书上说的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用药量,而医生要根据孩子的病情、胖瘦、营养状况等情况给药。这样给药的量会有一些差别。医生这样说明以后家长就会放心很多。

上一篇:服药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
下一篇:哮喘患儿打预防针要考虑的问题

扩展阅读:

来源:宝宝妈妈久巴分享 时间:07.27